黃榮 註冊中醫師 (浸會大學中醫碩士)
老年性腦退化(痴呆症)是一种進行性智能衰退的器質性病變。發病多在65歲以后,患病率随年龄增長而增高。临床以明顯的痴呆,高度的记忆障碍及顯著的人格、个性改變等為特征。
現代醫學研究,老年性腦退化(痴呆症)它包括多种疾病,以原發性腦功能進行性、退化性痴呆及多發性腦梗塞痴呆,或两類痴呆混合型為多見。
病因多種:
一、多数人認為与病毒感染、铝中毒、消耗性躯体疾病及精神因素有關。
二、由于体内蛋白质和类脂质代谢障碍、内分泌功能减退、酶活力减低有关。
三、肝肾等内脏功能改变,使代谢中产生的内毒素及对外来的毒素解毒或排泄功能减低,逐渐发生毒素积累。
四、产生自体中毒而导致脑组织继发性、渐进性功能衰退和组织学改变等。
病態形成:
一、起病缓慢,病程呈进行性发展。临床表现包括精神变化、个性改变和行动异常。
二、精神变化如记忆、理解、判断、计算、识别、语言等智能全面减退。
三、患者有时不能正确回答自己和亲人的姓名和年龄,饮食不知饥饱,外出不能回家。
四、缺乏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,对环境适应能力差,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等。
臨床表現:
現代針灸科學研究:
一、選用四神聪、神门、太溪等穴位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用智力状态量表(MMSE)评分标准,进行3个疗程针刺治疗。研究发现针刺对改善痴呆患者时空定向能力、行为操作能力均有明显效果,对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也有一定影响。
研究结果表明: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智能,针刺对时空定向力及计算能力的改善作用显著。
中醫學針灸治療:
中医学將老年性腦退化症(老人痴呆症)归属于“痴呆”、“文痴”、“善忘”、“郁证”、“癫狂”等病证中。病位涉及五脏,认为人到中老年五脏皆虚,尤与肾、脾、心、肝有关,病变多见虚实夹杂证。
辨証分型:
肾阴虚,精血不足,髓海空虚,神明失用,头晕耳鸣,怠惰思卧,智能下降,神情呆滞愚笨,记忆、判断力降低,或半身不遂,肢体不用,步履艰难,语言蹇涩,齿枯发落,骨软萎弱。舌瘦质淡红,脉沉细尺弱。
肝肾亏虚,精血不足,血不养神、不养筋,肝肾亏虚表现为头晕目眩,两目无神,耳鸣耳聋,迟钝呆痴。腰膝酸软,四肢麻木,关节屈伸不利,筋肉惕动,颧红盗汗。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脾虚失运,痰浊内生,上蒙清窍,表情呆滞,智力衰退,或哭笑无常,倦怠思卧。不思饮食,脘腹胀满,口多涎沫,头重如裹。舌淡苔白腻,脉濡滑。
脏气虚衰,运血无力,瘀血阻滞脑络,神情呆滞,智力减退,语言颠倒,思维异常,行为怪僻,善忘易惊恐。口干不欲饮,或肢体麻木不遂,肌肤甲错,皮肤晦暗。舌质暗或有瘀点,脉细涩。
针灸治疗方法:
1.针刺处方:
四神聪透百会;头部、督脉穴为主;神庭透上星,通督醒脑;本神、风池
太溪、悬钟——滋阴补髓;丰隆——化痰解蒙;合谷、太冲——开关醒脑
配穴:
肝肾不足加肝俞、肾俞;痰浊上扰加中脘、内关;脾胃亏虚加足三里、三阴交;
瘀血阻络加内关、膈俞,或用大椎穴刺血。
方法:
根据虚实施行补泻手法,头部穴位间歇捻转行针,或加用电针。留针30~50min。每日或隔日1次,30次为1疗程。
2.头针
处方:顶中线、顶颞前斜线、顶颞后斜线
方法:将2寸长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,快速行针,使局部有热感,或用电针刺激,留针50min,隔日1次,30次为1疗程。
3.耳针
处方:皮质下、额、枕、颞、心、肝、肾、内分泌、神门
方法:每次选用2~4穴,毫针刺用轻刺激,留针30~50min,隔日1次。或用耳穴压丸法。
针灸疗效评价
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近年来有较多的实践,表明针灸对本症有一定效果。可以减轻症状,减少西药用量,增强体质,减慢病程。实验表明针灸有激发中枢5-羟色胺神经元功能,改善大脑皮层功能,通过改善血液循环,增强神经元能量代谢,增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等作用。针灸多用头皮穴位,与四肢穴位相配,除手法行针外,头部还常用电针。本病症较为顽固,疗程一般较长。
预防护理
本症的预防应重视治疗中年患者的高血压、高脂血症及脑动脉硬化。坚持体育锻炼,保持良好的情绪,多参加集体活动。饮食忌油腻肥厚,戒烟酒,保持大便通畅。
參考文献:
(1)人民衛生出版社 王玲玲主篇《針灸學臨床研究》
(2)趙立岩–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授課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