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榮 註冊中醫師 (浸會大學中醫碩士)
痔,習慣性稱為痔瘡,是直腸未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直腸靜脈叢發生擴大、曲張所形成的柔軟的靜脈團。因發病部位不同,分為內痔、外痔、和混合痔。
內痔,生於肛門齒線以上,直腸未端粘膜下的痔內靜脈丛擴大,曲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,稱為內痔。內痔是肛門直腸病中最常見的疾病,特點是便血,痔核脫出,肛門痕痒不適感。(要与直腸脫垂、直腸息肉、肛乳頭肥大、直腸癌、下消化道出血鑑別)。
內痔可區分為三期:
- Ⅰ期 痔核較少,不脫出,以便血為主;
- Ⅱ期 痔核較大,大便可脫出肛外,便后自行回納,便血或多;
- Ⅲ期 痔核巨大,大便時痔核脫出肛外,甚至行走、咳嗽、噴嚏、
站立時也會脫出,不能自行回納,須用手推回納,或平臥、熱敷后才能回納,便血不多或不會出血。
外痔,是指發生於肛管齒線以下,由痔外靜脈丛擴大曲張或痔外靜脈破裂或反複炎症增生而成的疾病。特點是自覺肛門墜脹、疼痛,有異物感。由於臨床症狀和病理特點及其過程不同,可分為結締組織外痔、靜脈曲張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等。 混合痔,是指內痔、外痔靜脈丛曲張,相互溝通吻合,使內痔部份和外痔部份形成一整体者。兼有內痔、外痔的雙重症狀。
痔瘡發生原因,中醫學認為多因臟腑本虛,靜脈壁薄弱,兼因久坐久立,負重遠行,或長期便秘或瀉痢日久或臨久蹲,或飲食不節,過食辣酒醴之品,都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,風燥濕熱下迫,瘀阻魄門,瘀血濁氣結滯不散,筋脈橫解而生痔。日久氣虛,下陷不能攝納則痔核脫出。
中醫藥治療:(內服、外治)
- 風燥腸絡:大便帶血、滴血或噴血,血色鮮紅,或有肛門瘙癢。舌紅,苔薄白或薄黃,脈浮數。治法:清熱涼血袪風;方藥:涼血地黃湯加減內服。
- 濕熱下注:便血色鮮,量較多,肛內腫物外脫,可自行回縮,肛門灼熱。苔薄黃膩,脈弦數。治法:清熱滲濕止血;方藥:臟連丸加減內服。
- 氣滯血瘀:肛內腫物脫出,甚或崁頓,肛管緊縮,墜脹疼痛,甚則肛緣有血栓形成水腫,触痛明顯。舌黯紅,苔白或黃,脈弦細澀。治法:清熱利濕,袪風活血;藥方:止痛如神湯加減內服。
- 脾虛氣陷:肛門下墜感,痔核脫出需手法復位,便血色鮮或淡,面色不榮,神疲乏力,少氣懶言,納少便溏。舌淡胖,舌邊齒痕,苔薄白,脈弱。治法:健脾補氣升提;藥方:補中益氣湯加減內服。
外治:
- 熏洗法:常用五倍子湯或苦參湯,加水煮沸,先熏后洗,或用藥液作熱濕敷,具有活血止痛,收斂消腫等的作用。
- 外敷法:適用於各期內痔及手朮后換藥。具有消腫止痛,收斂止血,袪腐生肌等作用。常用消痔膏、五倍子散等。
(塞藥法、枯痔法、切除手朮等不在中醫治療范圍,不作探討。)